這顆小小的“黃金果”,甜了僑鄉(xiāng)十萬柚農的心窩
一顆柚子,能有多大能量?
在廣東梅州,答案是:
65萬畝柚林翻涌成海,
不僅締造了全產業(yè)鏈
產值89億元的實體產業(yè),
更塑造了價值227.5億元的品牌傳奇。
這里,
“全國每五個柚子,
就有一個源自此處”。
它從明清的幽遠古道走來,
在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地理困局中,
破土而生。


如今,這片“神奇的東方柚香”已飄洋過海,躍上歐洲人的餐桌;它被注入科技基因,在智慧果園里精準生長;更在精深加工的流水線上“七十二變”,化身精油、啤酒、文創(chuàng)好禮。
這顆小小的“黃金果”,不僅串起了一條完整的現代產業(yè)鏈,更甜了十萬柚農的心窩,書寫了一座嶺南小城“向山圖強”的產業(yè)傳奇。
源遠流長:從明清古道到“中國金柚之鄉(xiāng)”
梅州客家人與柚子的故事,是一部向山而生的奮斗史詩。

自明清時期起,柚樹便在這片的土地上扎根。面對耕地的局限,客家人發(fā)揚“耕山致富、向山圖強”的精神,將地理劣勢轉化為生態(tài)優(yōu)勢。自20世紀80年代政府倡導規(guī)模種植以來,一代代柚農在青山翠嶺間揮灑汗水,讓曾經的荒山披上“綠色財富”。

這片土地的回饋,同樣慷慨。亞熱帶季風氣候、充沛雨量,尤其是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的弱酸性土壤,共同構筑了柚樹生長的理想王國,孕育出梅州柚“清甜多汁、酸甜適中”的獨特風味。

歷經數百年選育與數十年產業(yè)化深耕,梅州已崛起為廣東省最大的柚果產區(qū)。這里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沙田柚生產基地,更是全國第二大柚類生產基地。截至今年,全市柚果種植面積達65萬畝,產量占全省的90%、全國的五分之一。
“梅縣金柚”與“大埔蜜柚”雙雙斬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,梅州也當之無愧地享有“中國金柚之鄉(xiāng)”“中國蜜柚之鄉(xiāng)”的美譽。
科技賦能:“智慧柚園”的革命
在梅縣區(qū)雁洋鎮(zhèn)南福村的千畝金柚基地,一場靜默的農業(yè)革命正悄然發(fā)生。村民通過手機APP實時監(jiān)測果園數據,動動手指完成遠程灌溉;大數據平臺打通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鏈條,“智慧種柚”成為產業(yè)升級的生動縮影。
“好山好水更需科技賦能?!贝笃腋叻遛r業(yè)發(fā)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奕棋道出產業(yè)升級的關鍵。在他的種植基地,農用無人機一次吊運150斤柚果,效率十倍于人工,成本卻不增反降。
科技貫穿生產的每一環(huán)節(jié)。在梅州萬川千紅農業(yè)發(fā)展有限公司(下稱:萬川千紅)的車間,自動化生產線有序運轉,蜜柚經光電分選機依據大小、糖酸度等參數精準分級,實現“優(yōu)果優(yōu)價”?!捌焚|好的柚果能賣到每斤3.5元!”公司負責人丘牡香介紹。

背后的支撐是強大的科技服務體系。從廣東省農科院的“梅州柚優(yōu)質高效栽培技術培訓”,到梅州市農林科學院的“夏季管理技術培訓會”,政府、科研機構與企業(yè)形成合力,將關鍵技術送至田間地頭。

梅州還構建了從種苗到采收的全鏈條品控體系。通過脫毒種苗培育、有機肥推廣、嚴格產品抽檢等措施,筑牢品質根基。
鏈式發(fā)展:一顆柚子的“七十二變”
從被摘下枝頭,到運出山林,梅州柚的旅程遠未結束。
走進萬川千紅的車間,生產線正全速運轉,負責人丘牡香拿著不斷吐出新訂單的打印單據介紹:“今年銷量特別好,目前已經賣了300多萬斤。最高峰時,一天就能發(fā)出20萬斤。”電商平臺、社區(qū)團購與線下代理構成的多元渠道,讓梅州柚的銷路前所未有的暢通。

而這僅僅是價值挖掘的起點。在大埔縣通美實業(yè)有限公司的展廳,柚子月餅、柚子茶、竹鹽柚條、柚子潤喉糖等琳瑯滿目的柚類加工產品,讓人仿佛走進一個柚子的“夢幻工廠”。
“深加工不僅延伸了產業(yè)鏈,也解決了鮮果保存期短的難題,讓柚子的價值實現最大化?!惫究偨浝碇碣囌剐闷鹨粔K柚子茶點介紹道。

目前,梅州已開發(fā)出柚苷、食品添加劑、金柚啤酒、柚子精油等數十種深加工產品,讓梅州柚實現了從“農產品”到“商品”乃至“文創(chuàng)品”的華麗轉身。全市擁有120家柚類商品化處理企業(yè)和20條分級加工線,推動梅州柚全產業(yè)鏈產值突破89億元,將山間的“酸甜”轉化為了實實在在的市場競爭力。

品牌崛起:從“山區(qū)果”到“粵字號”領頭羊
曾幾何時,優(yōu)質的梅州柚也面臨“養(yǎng)在深閨少人識”的困境。轉變,始于一場系統(tǒng)性的“品牌革命”。

梅州全面落實農產品“12221”市場體系建設,持續(xù)喊響“來自世界長壽之都的金(蜜)柚 • 廣東梅州柚”、“好山好水出好柚 • 廣東梅州柚”的宣傳口號。連續(xù)多年,梅州柚廣告驚艷亮相廣州塔、上海外灘。
品牌強則產業(yè)興。梅州柚榮登2018年“粵字號”區(qū)域公用品牌百強榜榜首,品牌價值高達227.5億元。這塊“金字招牌”背后,是35個省級以上柚果知名品牌和3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硬核支撐。

營銷模式也在不斷創(chuàng)新。線上,網絡達人“世代客家山哥”組織本地網紅走進柚園,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將家鄉(xiāng)特產推向全國。線下,大埔德富生態(tài)農業(yè)打造的“美好山珍供應鏈”微信小程序,通過發(fā)展超千名代理商,構建起創(chuàng)新營銷模式。
更廣闊的市場在海外。梅州柚成功入選 “中歐100+100”地理標志互認產品,年出口量約1萬噸,銷往歐盟、俄羅斯、中東等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讓這份獨特的“中國味道”香飄世界。
柚興民富:聯(lián)結十萬農戶的“幸福果”
梅州柚產業(yè)的蓬勃脈動,最終體現在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上。

在梅縣區(qū)雁洋鎮(zhèn)南福村,450戶村民深耕5000多畝柚園,創(chuàng)造了年收入超5000萬元的“南福樣本”。村里幾乎家家住上了“金柚樓”,開上了“金柚車”。

“我們種了80畝柚子,今年產量約70萬斤?!蹦细4宸鹿饒@家庭農場負責人黃宏站在累累金柚間,笑容樸實而燦爛。

黃宏的獲得感,是十萬梅州柚農的縮影。這顆“黃金果”已帶動10余萬農戶實現戶年均增收3萬元以上。在梅縣區(qū),金柚產業(yè)貢獻了農民人均年收入的40%,在主產鎮(zhèn)這一比例更高達80%以上。
經營主體也持續(xù)壯大。梅州全市已培育68家市級以上重點農業(yè)龍頭企業(yè)、46家市級以上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示范社,構建起緊密的聯(lián)農帶農機制。

從一樹花香到滿山金果,梅州柚的發(fā)展之路,是一條在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指引下的守正創(chuàng)新之路。
這顆清甜的金色果實,不僅蘊含著嶺南水土的深情饋贈,更寄托著十萬柚農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記者:王堅
編輯:梁靜
責編:宋方燦
(中新社微信公眾號)
- 專題:小城大業(yè)
社會新聞精選:
- 2025年11月13日 09:38:57
- 2025年11月13日 08:13:59
- 2025年11月13日 07:51:52
- 2025年11月12日 22:15:41
- 2025年11月12日 16:36:12
- 2025年11月12日 16:20:21
- 2025年11月12日 16:02:30
- 2025年11月12日 15:53:27
- 2025年11月12日 15:52:19
- 2025年11月12日 15:51:03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